水泥窑尾除尘器出现的冒白烟、颗粒物排放超标、布袋结露或板结、布袋失效和破损等异常情况,不都是布袋本身制造质量因素造成的,还与除尘器设计、水泥生产原料、水泥窑运行、除尘器日常维护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颗粒物排放超标。
它是指粉尘颗粒物排放没有达到规定的限制值(通常是超过10mg/Nm³)。造成颗粒物排放超标的原因大体有四种:
一是布袋破损形成直排,造成颗粒物排放超标。通过查找并更换破损的布袋就可以解决该问题;二是布袋没有破损,但是由于制造质量原因,导致超细粉尘从布袋表面穿透布料(通常说的透尘现象)而造成排放超标;三是花板孔密封不严(花板□大小不一、布袋袋□与花板配合有误)导致粉尘从袋口溢出而超标;四是除尘器箱体、烟道等焊缝开焊导致含尘气体没有经过除尘器而直排,造成排放超标。
颗粒物排放超标可以通过烟囱能够肉眼观察到,还可以在中控室直接读取排放数值。具体的布袋破损部位、透尘与否、开焊缝隙、花板密封不严等通过荧光粉检测很容易被发现。
(2)水泥窑尾除尘器烟囱时常有“白烟”。
窑尾白烟主要是在秋冬季节北方地区,观察中控室监测的颗粒物排放没有超标(在限定的允许范围内),但是烟囱却有“白烟”冒出。白烟的形成主要是窑磨一体机在低温状态下,受大气环境的超低温影响,形成的过饱和水蒸气,特别是在水泥磨间断性开关机时更容易出现“白烟”,“氨逃逸”会加剧白烟的形成。适当提高烟气温度可以有效缓解甚至消除“白烟”现象。
(3)窑磨一体除尘器在生料磨停机时颗粒物排放超标。
这是很多水泥窑与生料磨机共用一台除尘器经常出现的问题,生料磨停机时颗粒物排放超标,生料磨开机后颗粒物排放就恢复到控制值之内。这种现象与布袋制造质量无关,并不是布袋原因造成的,是除尘器运行与操作因素造成的。
水泥窑尾余热发电、炉内脱硝、生料磨多种工作状态同时运行的烟气,进入到除尘器入口的含尘气体温度只有80~110℃,粉尘与水汽混合贴附到布袋表面,造成阻力上升、迫使喷吹压力加大形成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在生料磨停机后,不仅进入到除尘器的粉尘会减少、水分也会突然减少、除尘器内烟气温度会上升到150~180℃,受水分影响贴附在布袋表面的粉尘,在喷吹压力作用下会突然脱落、使得布袋表面(局部)非常干净,超细粉尘从布料的通道中穿透(透尘),造成排放超标;生料磨恢复生产后、温度降低了,水分上去了,透尘的通道又被闭合,颗粒物排放重新达到标准以内。因此在生料磨停机时降低清灰的喷吹压力、适当延长清灰周期(加大清灰间隔时间),可以有效解决生料磨停机时排放超标的问题。
(4)除尘布袋结露和板结。
它是由于除尘器内在低温(低于露点温度)状态下运行、粉尘湿度大(水分大)而导致粉尘以粉状或者块状粘附在布袋表面的一种现象。
除尘布袋无论是出现结露、还是板结现象,严格意义上讲是由于低温高湿环境造成的,与布袋制造质量和选择的材质无关。影响结露与板结的因素有几个:一是光滑的滤袋表面要比粗糙的具有更好的抗结露性能;二是拒水处理(>Ⅳ级)后,对结露和板结有一定的缓解;三是覆膜滤袋比同材质的非覆膜滤袋具有更好的抗结露性能;四是机织布比毡类具有更好的抗结露性能;五是“氨逃逸”会加剧结露和板结。
防止结露或板结,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做好除尘器箱体保温是必要手段;二是保证除尘器密封性良好,防止冷空气进入除尘器;三是适当提高烟气温度,保证在高于露点+20∘C 状态下运行;四是选择合适的喷吹压力和喷吹间隔时间等,这些都可以有效防止布袋结露和板结。布袋结露或板结后,可以采取手动清灰、空气炮振打等方式进行处理,非覆膜除尘布袋也可以采取用水清洗方式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