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泥窑的基本现状
中国水泥网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有水泥熟料生产线1685条(2020年新增26条),水泥熟料产能18.37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7%以上),单窑设备产能从2500~10000t/T(特种水泥还有1000t/T的水泥窑),2020年开始实施的产能置换,逐步淘汰2500t/T的水泥窑,单条窑产能5000t/T已成为常态化,并且出现多条设计产能10000t/T的生产线。
我国水泥窑(窑头、窑尾)的除尘器95%以上为布袋除尘器,与水泥窑配套的有余热发电、炉内脱销等装置,进一步提升了水泥窑的热效转换利用和污染源控制,也使得水泥窑尾与生料磨相连共用一台除尘器成为普遍现象,给窑尾布袋除尘带来很多不可控因素。
水泥窑窑尾布袋除尘器改造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电除尘改造成布袋除尘器(电改袋)。由于只有很少部分的除尘器箱体前会保留电除尘装置的一个电场形成电袋复合除尘器,因此大多数是直接改造成布袋除尘器。布袋尺寸通常选择φ160×6000mm,静态过滤风速设计为0.82~0.97m/min之间,确保颗粒物排放<20mg/Nm³。
第二阶段对布袋除尘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主要通过增加除尘器箱体个数、提升除尘器高度(加长布袋长度)手段,增加过滤面积、降低过滤风速等办法实现超低排放(达到<10mg/Nm³)目标。很多水泥窑尾的颗粒物排放值已经达到<5mg/Nm³,除尘器配套的布袋尺寸以φ160×7000~8000mm为主流(极个别的布袋长度达到9500mm),布袋长度的延长不仅增加了布袋破损的概率,也给除尘器运行与维护带来很多弊病。
水泥窑尾除尘布袋的基本选材
除尘布袋是袋式除尘器的“心脏”,除尘器的设计缺陷、运行差错等因素都会导致除尘布袋失效或提前破损。在除尘器设计合理、运行维护到位的前提下,除尘布袋的选材就成为保障除尘器长效稳定、低阻高效的关键。水泥窑尾可选择的布袋材质包括:
(1)针(水)刺毡系列。
材质可以选择聚酰亚胺类产品、芳纶系列产品、玻纤复合毡系列产品,为达到超低排放可以选择用覆膜、或者用超细面层代替覆膜,实现<10mg/Nm³目标。针(水)刺毡系列产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系统初始阻力很低,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阻力逐步上升,导致系统阻力升高、能耗加大。由于毡类产品生产工艺的特性,三维结构的布料在基布与面层之间容易造成分层(剥离)失效。
(2)机织布系列。
材质可以选择80支无碱膨体玻纤机织布、覆膜类产品、芳纶等化纤机织布覆膜类产品。机织布类产品具有非常高的强力、厚度为毡类1/3,不仅在高湿环境下易于清灰,在日常运行状态下清灰相对毡类滤袋也具有更好的节能(清灰压力机织布<0.25~0.3MPa、毡类0.35~0.45MPa)效果。
水泥窑尾采取炉内脱销(基本采用SCR法),窑尾与生料磨共用一台布袋除尘器(窑磨一体),这也是布袋选型必须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