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主要品种有:
1)针刺毡:由上面层、基布、下面层纤维,通过钢针的上下穿刺钩联加工成1~2mm 厚度的毡料,再经过表面烧毛、轧光、热定型等后整理,以及基于PTFE乳液的浸渍、涂层或覆膜处理,形成低阻高效、清灰性能好的滤料。
2)高密面层针刺毡:以针刺毡为基础,在其迎尘表面附加一层用超细纤维做成的致密层,近于表面过滤状态的迎尘层可以显著改善滤料的过滤与清灰性能,市场上的梯度滤料、非对称滤料与此类似。鉴于超细纤维单独梳理困难的问题,国内企业把超细纤维与常规纤维相互掺杂后进行梳理铺网,形成的粗细混合纤维作为滤料的迎尘面层。
3)覆膜滤料:对反复清灰再生的袋除尘滤料而言,压气清灰与粉尘剥离性能至关重要。PTFE薄膜由于具有孔径小、表面光滑的优点,将其附着在滤料迎尘表面后,可极大提升滤料的清灰性能和过滤效率,测试数据表明,覆膜滤料对2.5μm粒子的计数效率在99%以上。覆膜滤料目前是5mg超低排放的首选滤料,但薄膜本身脆弱,如经含尘气流冲刷、覆膜牢度不达标、压气清灰不当等因素,易导致覆膜损坏,在应用时需十分小心。
4)水刺毡:针刺毡使用直径1-2mm的钢针上下穿刺加工过程中,会在滤料中留下隐匿的“钢针孔”,当滤料阻力高时,微细粒子会被风流拉拽,造成逃逸。使用直径0.1-0.2mm0.1−0.2mm的高压“水针”替代钢针加固滤料,可极大地避免该问题,显著提升滤料效率。实验数据表明,常规针刺毡对2.5μm粒子的计数效率一般在70-80%左右,而水刺毡可提升至90-95%左右,适合PM2.5烟尘捕集。
5)海岛纤维滤料:过滤理论与实践表明,纤维直径越细,捕尘效率越高。海岛纤维则是应用双组分包裹方式经特殊纺丝工艺制造的直径低于1μm的纤维,海岛纤维经过针刺加工成毡,通过减量化溶去“海”,获得具有超细“岛”纤维的毡料,进行滤料表面处理后,对微细粒子具有极高的效率,对2.5μm粒子的计数效率可达90-95%,可高效捕集PM2.5微细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