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滤饼脱水方式有:
(1) 机械压榨法,即对滤饼施加机械压力,使之压缩变形,挤出残存在孔隙中的滤液。
(2) 气体置换法,即利用气体穿过滤饼层,将空隙内残留的液体带走,或釆用真空抽吸脱液。
(3) 离心法,即利用惯性原理脱液。
(4) 液体脱水法。如在压滤机中改变滤液通过滤饼层的流动方式,滤饼层中将产生新的压力分布,从而导致局部孔隙率明显下降,这就是对滤饼的液力脱水。
(5) 其他的物理和化学脱液法。如利用毛细一真空吸力抽液、脉冲振动脱液、红外线和微波辐射、电渗脱水和利用表面活性剂强化脱水等。
机械压榨脱水和气体置换脱水是最常用的两种脱水方式,在某些场合,如压滤机中,两种方式有时同时并用,这样能够取得更好的脱水效果。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脱液方式,无论压力梯度有多大,滤饼层中总会有一时刻毛细力与排液力达到平衡,这时脱水就会停止。因此采用常规的滤饼脱液方式,不可能将滤饼中残存的液体全部排出。残存液体使滤饼具有一个“剩余饱和度”。滤饼的最终含湿量取决于脱水过程、液体性质和滤饼结构等诸因素。
脱水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过滤方法和物料的性质,其中物料的粒度又起着决定作用。很显然,较粗颗粒形成的滤饼其孔隙率高(可达50%-80%),适合于采用气体置换和离心法脱水;而较细颗粒物料形成的滤饼透气性差,采用压榨脱水更适宜。